中文 / English

土地出让底价悄然上涨 房价刚性成本抬升

2012/7/9 [焦点]

土地出让底价悄然抬升,成为近年来土地市场跌宕起伏表象下的一股“暗流”。

根据北京市国土局的公告,海淀区万柳地块的现场拍卖时间由7月4日推迟至10日。经过10次网上报价,该地块的总价被抬高至19.56亿元,楼面价达25160元/平方米。单是这一价格,就能排进北京地区出让地块楼面价历史排行榜的前五名。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北京市大兴区旧宫、朝阳区来广营、房山区长阳西站等热点区域发现,近两年来上述区域的土地底价明显提高,并被视为整个北京土地一级开发的缩影。这不仅成为土地溢价率降低,土地流标、流拍增多的一个因素,也是悄然抬升房价刚性成本的一个原因。

出让底价明显上涨

进入7月,北京土地市场继续表现出复苏迹象。除推迟竞拍的万柳地块外,位于大兴区旧宫镇的“旧村改造二期A1地块二类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项目”于7月3日开始接受网上报价。

挂牌文件显示,该地块的规划建筑面积为138212平方米,是近期土地市场为数不多的大体量优质地块。入市时,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为其标注的底价达15.168亿元。由此计算,该地块起拍的楼面价为10974元/平方米,创旧宫区域地块楼面价新高。

而同样位于大兴旧宫区域,去年8月成交的“旧宫3号地C-11、C-14地块公建混合住宅、二类居住用地项目”,起拍的楼面价为6928元/平方米;去年12月成交的“旧宫3号地C-17、C-24、C-25地块二类居住用地、托幼用地项目”,起拍楼面价为8427元/平方米。

短短一年间,目前挂牌的旧宫旧村改造地块分别比去年成交的两个旧宫地块上涨了58.4%和30.2%。

这三宗地块的体量大致相当,区位因素较为雷同(后两宗为相邻地块),且用地性质差别不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即便剔除这些影响定价的因素,这三块地的底价仍表现出了明显的抬升趋势。

一级开发成本增加

土地出让底价通常由土地估价结果、供地政策、用地性质和土地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决定。其中,一级开发成本往往是最主要的参考因素。

北京从事土地一级开发的某企业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拆迁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水涨船高,进而影响到底价。他说,在土地一级开发成本中,拆迁成本大约占一半。

供地方式的变化也在影响土地出让底价。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介入土地一级开发环节,但国土部逐渐禁止“毛地”出让,要求在完成“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等基础上,实行“净地”出让。这在提高了土地供应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土地的供应成本。

土地出让底价的变化往往还取决于“区域价值”。上述负责人表示,当一个区域竞出一宗优质地块时,在各种配套实施建设和营销手段的作用下,该区域的价值往往被放大,房价也拥有上涨预期。在这种判断下,政府有理由提高后期土地报价。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政府部门将土地底价调高,也说明对后市的预期较好。这种预期通常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长期走势的看好,区域配套设施的完善,轨道交通建设的加速等等。

事实上,在对未来土地市场走势的判断中,外界已将房地产市场筑底反弹的预期投射到土地市场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走势的长期看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土地市场升温,土地出让底价缓慢提升将可能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沪ICP备17001450号-1 |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5225号 | 众华会计事务所版权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