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忧虑决策风险 派工作组急查地方经济数据
2012/8/20 [焦点]
在经济政策“预调微调”日趋常态化的背景下,国家统计局似乎已经意识到了经济数据准确性对宏观政策正确性的重要意义。
从8月中旬开始,国家统计局陆续派出工作组,对地方工业产值以及相关情况进行抽查和调研。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时止,对广西、四川等地的抽查、调研工作已经结束。与此同时,未被抽查的省份,也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辖区内市县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对本地工业、能源等数据进行自查。
在此之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讨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会议公报显示,会议认为,“当前经济企稳的基础尚不牢靠,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力度”。此时经济数据的准确性,业已成为中央政府正确判断经济形势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依据所在。
核查工业产值
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带领检查组,对广西省4市8县进行了统计抽查。抽查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进行,抽查工作的重点是广西4市8县的工业产值以及相关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西省地方官员告诉记者,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带领检查组,对广西省4市8县进行了统计抽查。抽查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进行,抽查工作的重点是广西4市8县的工业产值以及相关情况。
与此同时,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检查组前往四川成都,对成都高新区以及彭州市的工业产值以及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检查、调研。
除工业统计司相关人员之外,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小组的相关负责人也参与了上述抽查、调研工作。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小组则由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对地方政府的日常统计工作进行监察和检查。该小组拥有调阅地方统计资料、发出整改建议以及相应的处罚权力。
地方紧急自查
除了由工业统计司和执法检查小组对地方进行抽查、检查和调研的广西、四川等省之外,未被抽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也已陆续发出通知,紧急要求开展“自查”。其中,能源、工业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情况是自查重点。
2012年8月,江苏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能源专业企业一套表统计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按照国家统计局文件规定的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方法,认真部署和开展能源专业企业一套表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
“特别是对国家统计局指定的现场检查企业,省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逐个深入企业,针对一址多企、能耗增长与产值增长差异过大、火力发电煤耗变动过大等问题,查清情况,问清原因,做好检查记录。”江苏省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向记者表示。
规避决策风险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尤为重要,统计上弄虚作假将直接影响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几乎与江苏省下发文件要求紧急自查同步,海南、浙江等省也下发了类似内容的通知。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各省地市一级政府下发“紧急自查通知”的时间,集中在8月13~8月17日之间,与工业统计司、执法检查小组赴地方抽查、调研的时间基本一致。
多位地方政府官员都表示,除去核查工业、能源等关键经济数据外,国家统计局力图通过强化数据准确性以规避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决策风险,是更为重要的用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