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 斥重金争购理财产品

2012/12/3 [焦点]

据上证报数据中心统计显示,仅在2012年三季度,就有中原高速、金新农等70家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申购金额从1000万元到数亿元不等,所购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至5%之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担负着为投资人“寻找项目赚钱”的天然职责。手握数亿超募资金的上市公司,为何不将资金运用到项目开发和拓展上,而是热衷于购买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此举被外界质疑为“不务正业”。

27日徐家汇、四维图新两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

昔日超募明星上市公司,其业绩上市后即迅速变脸,而在此情形下,部分上市公司非但没有将募集资金用于扭亏为盈,反而斥重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此举也被投资人视为“不务正业”的表现。

争购保本理财产品

徐家汇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汇金百货有限公司与上海浦发银行徐汇支行签订《利多多公司理财产品合同(保证收益型)》,运用1亿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购买该理财产品。

公告显示,此次徐家汇购买的理财产品为“利多多公司理财计划2012年HH519期产品”,产品期限为2012年11月29日至明年5月30日,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国债、次级债、公司债等。公告未显示投资预期收益率。

无独有偶,当晚另一家上市公司——四维图新也审议通过使用短期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使用额度不超过4亿元,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公告称,四维图新购买的理财产品为厦门国际银行飞越理财人民币“久久长赢”结构性存款产品,认购金额为5000万元,产品期限为33天,年化收益率为4.3%。至此,该公司已在过去12个月内已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0,00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31%。

今年以来,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来打理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已蔚然成风。记者发现,上市公司发布的类似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公告,已俨然成为目前其日常公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仅在2012年三季度,就有中原高速、金新农等70家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申购金额从1000万元到数亿元不等,所购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至5%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上市公司在选购银行理财产品时,均以“稳健保本”风格为主,投资方向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拆借、存放同业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但几乎无一例外不包括股市。

被疑“不务正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担负着为投资人“寻找项目赚钱”的天然职责。手握数亿超募资金的上市公司,为何不将资金运用到项目开发和拓展上,而是热衷于购买保本型的理财产品?

对此,富安娜董事长、总经理林国芳在27日举行的路演上表示,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为了提高公司存量资金的收益,也是为了提高股东的回报,购买理财产品并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开展。

此外,徐家汇也在上述公告解释称,公司运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是在确保公司日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不会影响公司日常资金的正常周转,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开展。

在股市泡沫盛行的过去几年中,凭借其“胰岛素”、“电纸书”等耀眼概念和盈利增速神话,部分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到数倍的超募资金,然而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也让投资人倍感失望。而在此情形下,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利用募集资金寻求扭亏之道,而是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此举也被外界质疑为“不务正业”。

我们所投的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也不向银行贷款。而通过适度理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可以为投资者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国内一家上市公司负责人称,购买理财产品有利于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

对此,一位券商人士解释其中缘由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同期存款利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显然比闲置在活期账户上更划算,特别是在目前实体经济不振,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不减的情形下,不少上市公司对于扩大再生产意愿不足,而银行理财产品不失为其闲置资金不错的投资渠道。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沪ICP备17001450号-1 众华会计事务所版权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