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露曙光
2013/10/28 [焦点]
三季报显示:光伏行业“反转”最强
2013年三季报披露已进入密集期。梳理发现,一些曾让市场避而远之的过剩产业,尤以光伏、风电新能源行业为代表,在政策扶持之下,行业龙头公司已率先呈现出业绩反转的趋势,重新成为市场趋之若鹜的对象,其股价亦随之出现了惊人的表现。
虽然光伏行业的反转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但海润光伏股价的爆发力仍表现得十分抢眼。自10月17日发布三季报之后,公司股价已连续三日涨停,一扫一年多来的低迷。在公司前三季度亏损2.2亿元的背后,是三季度单季扭亏的事实——今年7至9月,公司单季度实现利润约3400万元,而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单季度亏损均在上亿元,上半年亏损合计近2.55亿元。正是“捕捉”到这一点,三季度内公司遭到了公募、私募基金的携手加仓。
其他的数据亦折射出公司基本面的喜人变化——公司三季度末存货仅为4亿元,降至两年内最低水平;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近5亿元,环比数据持续提升,经营状况正经历全面改善。这一切得益于政策扶持,其最大效用即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加快太阳能电站并网、分布式发电建设,从而带动行业运用,海润光伏由此受益于组件价格的回升,而其背后的则是过剩产能正逐步消化,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
海润光伏绝非个案。硅片龙头企业隆基股份10月16日预告,前三季度业绩由原来的“同比增长50%以上”修正为“增长179%以上”,前三季度公司硅片销量同比增长近70%;而一度因“业绩变脸”抬不起头的向日葵则预计前三季度扭亏,盈利3000万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3亿元。此外,东方日升、航天机电等多家公司的三季度业绩亦都呈现报喜态势。
业界的普遍观点是,光伏行业获得的政策支持,绝不仅仅体现在三季度。多家券商均认为,今年四季度国内光伏电站装机有可能出现比较快速的增长,加之明年国内大型和分布式电站的启动,光伏订单将进一步回暖,从而带动企业出货和毛利率的改善,并呈现明显的持续性。
分布式电源前9月发电近亿度
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截至9月底,国网经营区域有351户分布式电源完成并网运行,累计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标志着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分布式光伏项目和大型地面光伏项目对组件需求量显著增加,近期光伏市场回暖迹象明显,多晶硅价格3个月累计上涨10.62%。
国家电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国网经营区域共受理分布式电源报装业务1300户、209.05万千瓦,有351户分布式电源完成并网运行,发电容量42.898万千瓦、累计发电量9967.57万千瓦时。在1300户中,分布式光伏项目有1256户,占所有分布式电源项目的94.91%。这标志着从今年2月正式开闸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取得一定的突破,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市场此前对分布式光伏谨慎的观点。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计划,2014年全国拟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600万千瓦,并将给各省(区、市)下达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指导性规模指标。
按照每年新增光伏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计算,40%以上的光伏产品可在国内市场消化,将对我国光伏制造产业形成有效支撑,减少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
事实上,一些政策鼓励效应也已逐步显现。
“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广进度比预想要快。”生意社多晶硅行业分析师班文文说,随着分布式光伏项目和大型地面光伏项目投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也带动了国内蛰伏已久的多晶硅行业。近期多晶硅出厂价与3个月前相比,上涨了10.62%。
由于需求增加,复产进度相对缓慢,明年一季度多晶硅和光伏组件极有可能出现供货吃紧的情况。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已经由上半年3.8元/瓦上涨至4.1-4.2元/瓦,也极大改善了光伏制造企业的生存境遇。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吴达成透露,由于细化政策未全部出炉,今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仍低于年初确定的目标5GW,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近日明确表态,国家能源局近期还将出台光伏发电运营监管办法,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和并网运行的各方责任及权益,建立电网接入和运行的监管机制,确保在电网接入、并网运行、电量计量、电费结算、补贴拨付等环节全面落实国家政策。
光伏电站:内行加码外行试水
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回暖,不仅促使业内企业纷纷加速投资相关项目,而且吸引“外行”入场掘金。
两公司加码投资光伏电站
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公告,为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机遇以及拓展公司产业价值链,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8 亿元投资设立阳光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暂定),以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参与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维护等业务。预计将于2013-2014年投资完毕。经初步估算,可以投资建设50MW以上规模光伏电站,若部分项目以参股方式进行,则参建的光伏电站规模的放大效应明显。
阳光电源认为,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促进阳光电源的逆变器、EPC 业务在国内地区的业务拓展。事实上,近几个月来,阳光电源已密集签署了包括苏州市灵璧县等多个项目。
另一家创业板公司东方日升公告,公司拟与宁波宁电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就在宁波进行75 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合作开发和投资建设事宜签订了《75 兆瓦光伏电站合作建设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前者拟占项目公司75%股份,后者拟占项目公司25%股份。
行业人士认为,虽然本次合作框架协议本身对东方日升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如果未来能够就具体项目与宁波宁电签订合作协议,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光伏产品及在国内光伏电站投建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公司光伏产品销售,可能对其未来的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前10月14日,东方日升刚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定增募资5.5亿元,并购太阳能EVA胶膜行业龙头江苏斯威克新材料100%股权,以延伸光伏产业链。
“外行”华夏幸福试水
在进行了一系列产业导入方面的动作后,主营房地产的华夏幸福又“看上”光伏发电站项目,开发模式仍是其擅长的产业新城模式。
华夏幸福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大厂回族自治县鼎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河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北分公司,三方经友好协商,拟共同签署《合作开发分布式光伏能源战略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鼎鸿投资与大厂县合作,将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新型区域开发模式,负责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产业服务和园区综合管理。
经三方协商,潮白河工业区管委会与鼎鸿投资均同意电力投资在大厂潮白河工业区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据悉,该项目总规模约600MW,计划在区域内投资约60亿元。
尚德重组或以“零债务”方案收场
光伏行业有望进入稳健发展期
在江苏无锡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太阳能展览会上,无锡尚德与江苏顺风光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双方达成的极可能是“零债务”重组方案。
另有五项光伏合作协议在大会上达成,从侧面证实了光伏行业全面回暖的市场判断。
不过光伏行业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光伏组件出货量大增与赶在明年年初结束的抢装潮有关,目前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上游组件、原材料价格未来难现巨大波动。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组管理人组长杨二观和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史建敏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双方未透露更多有关战略合作协议的信息。
据悉,顺风光电并非全面接盘无锡尚德,即不会承担无锡尚德的历史负债,而是用一个较可观的数字买断尚德有价值的土地,厂房,生产线等资产,从而令尚德生存发展得以保证。
据报道,日前否认参与无锡尚德重组的保利协鑫,也曾提出过以“零债务”方式重组无锡尚德,最终遭到无锡政府否定。而无锡市政府之所以接受顺风光电,一方面是银行方面认可顺风的资金实力,高投标价格,另一方面政府认为顺风强大的下游电站投资模式将能够顺利合理地消化尚德的产能,至于其他原因还需进一步挖掘。
除了无锡尚德与顺风光电签订协议,另有五项光伏合作协议也在大会上集体签约。分别是保利协鑫与无锡新区管委会签订分布式能源投资框架协议,海润光伏、中设集团与十一科技联合签约,中国太阳能企业与阿搜罗太阳能网签订全球太阳能行动。与会光伏行业专家认为,上述签约从侧面反映出光伏行业回暖。
“在密集的光伏政策出台后,光伏行业确实比上半年大有改观。”正在参会的海润光伏CEO杨怀进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明年西部上网电价由1元/度降低为 0.9元/度,因此大量电站项目需要赶在今年底完工,电站抢装潮令上游组件供应出现偏紧的情况,组件价格也由上半年的3.8元/瓦回复到相对理性的 4.3元/瓦左右。
目前国内光伏行业已经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过去数年行业发展“忽冷忽热”的现象将逐步消失,上游多晶硅、组件也将保持在较稳定的价格,令每一个环节都保有合理的利润。
“很多地方政府对分布式光伏项目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或额外的地方补贴优惠,未来我国分布式项目的潜力与大型地面光伏项目的发展空间都很大。”杨怀进说。